每年3月17日国际航海节日,经国务院批准,自2005年起,每年的3月17日确立为中国的“航海日”,同时也作为“世界海事日”在我国的实施日期,到今年已是第6个“国际航海日”。
中国是世界航海文明的发祥地之一。郑和下西洋,比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早87年,比达伽玛绕过好望角早98年,比麦哲伦到达菲律宾早116年。郑和是世界航海先驱。郑和航海所蕴涵的民族精神已超越国界,成为世界文化遗产。故把每年的3月17日法定为“国际航海日”,是对中国历史悠久航海文化及民族精神的传承与发扬。
我国是海洋大国、航海大国,拥有300多万平方公里的蓝色国土,有1400多个港口和21万艘运输船舶。我国外贸进出口物资90%由海运承担,是世界第三大造船国。航运、港口、渔业、造船、海洋石油开发等产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。交通部负责人特别强调,“航海日”是属于全国全民性文化范畴的活动日,“航海日”活动就是把纪念郑和下西洋活动制度化、社会化和大众化。
在又一个“国际航海日”到来,我们回顾下往届“航海日”的主题:
2005年中国“航海日”的主题是:“热爱祖国、睦邻友好、科学航海。”
2006年中国“航海日”的主题是:“爱我蓝色国土、发展航海事业。”
2007年中国“航海日”的主题是:“落实科学发展观,构建海洋和谐。”
2008年中国“航海日”的主题是:“国际海事组织-为海运服务60年。”
2009年中国“航海日”的主题是:“庆祝新中国60周年·迎接航海新挑战。”